“石化海里的潜水员”最初构想的是一场以印刷品为载体,可以随身携带、随时取阅,在方寸间观赏的展览。童义欣选择了折扇这种形式,呈现绘画、书法和诗歌等综合媒介。扇子开合之间所形成的狭小三维空间构成了此次展览的场地。
展览一侧的扇面以图像为主,它主要由三层画面构成。底层的画面是用红蓝两个基本色的墨水笔勾勒的线条,叠加在上面的一层是颜色更为丰富的水彩画。出现在“石化海里的潜水员”中的形象与正在Vanguard Gallery展出的“石化海”雕塑系列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线条图层中,我们可以辨认出右下角描绘的《石化海:翼龙和直升机》中的两个主题形象;它们左上方的环形对应《石化海:环牙》等多件作品中出现的“环牙”;以及横向贯穿画面的《石化海:蜂鸟II》的轮廓。此外,艺术家还描绘了涉及地质学与社会议题的图像,如地质锤、镰刀、攀爬美国国会山的人。
这些以轮廓线构成的形象有的在水彩图层中被再次描绘,艺术家凭借印象将这些共享的形象绘制在近乎重叠的位置上,比如直升机、环牙、蜂鸟、镰刀,还有画面最右侧的莲蓬。此外,也有水彩图层独有的图案,比如占据画面主体的红色图案,它取自《石化海:腰子》的底座轮廓。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交织的细节等待观看者去发现。这些图层和其中的内容,就像不同地质时期的切片一样,有累积、有共享、有意外,也有巧合。
藏身于画面中的,还有第三个图层,它由画面左侧的“清风徐来”四字,和画面右侧略显金色和墨色的荷花图组成。这一图层翻印自童义欣的祖父童安国生前留给他的手绘扇面,这样的细节也为“石化海里的潜水员”蒙上了更为个人乃至带有自传性质的色彩,也让展览可以被视为艺术家与祖父共同完成的作品。
展览另一侧的主体是诗歌,它是童义欣以中英文互译的跨语际书写模式完成的作品。诗歌的内容来自长时间的积累,它们同样关联艺术家既往的创作,包括“石化海”系列;这些词语以独特的语序连缀组合,它们来自两个观察者对于作品视觉内容的理解,分别是艺术家自己和一个具备识图转文字功能的AI程序。两个观察者在识别图像和语句排列上都各具特点,他们的文字被打散后拼接为篇章,字里行间显现出一种看似随机却极为扰动想象力的叙述,让人在脑海中倒映出疑惑而不可思议的画面。同时,这首诗歌也是一件基于印刷字体的“书法”,童义欣以字体设计师应永会制作的中英文汲古书体为蓝本,复写了全篇文字。
“石化海里的潜水员”是一段穿越时间、文明、地质景观与文学想象的旅程,观看者在“潜水员”的带领下挖掘“石化海”里埋藏的线索。扇面打开是可览可阅的无限可能世界;扇骨合上是一片寂静,你我遗留在时间里唯一成立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