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4-2007.09.23
画面上空无一物,使得整幅画更像是一个巨大的、没有任何内容的画框挂在墙上。画框中按照惯常思维该有的内容消失了。刘非最新的作品系列“功夫在画外”以更加匪夷所思的绘画,打破常规思维方式,站在他独有的视角提出问题。只是这次提出的方式更加直接、尖锐、直指问题核心。
力图不断打破自己的表现方式,尽量避免形成符号化和商标化的创作,这正是刘非每个系列的作品之间貌似迥然不同的原因。但是贯穿其中的脉络清晰可见:对政治和当代艺术界各种现象的思考和针砭。他一直具有的自己最独特的孩子气,以及内向的性格都让他不能也不愿意板起面孔来表达心里对这些问题的严肃思考,于是各种如孩子般恶作剧一样的作品替代了那些说教,艺术家真实的思想,含蓄地隐藏在这些看似幼稚的画面后面。但是一旦真正的含义被发现出来,会发散出比含义本身更强的批判力和影响力。
中国当代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好业绩带动了本土艺术商业的蓬勃发展。大小媒体都将目标瞄准了“艺术”这一古老而又新兴的市场。当艺术品受到这样前所未有的瞩目时,艺术品也就丧失了“艺术”这个本质,而被完全商品化。全盘商品化的艺术作品于是进入了一个全商业的操作模式,一个类似股票、期货或者其他投资工具的操作模式。在这样一个“艺术金融”的市场中,做庄、抬轿子、暗箱操作……等等只有在金融领域才可能出现的现象也都随之发生。此时,艺术品的价值已经不能完全用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或者艺术内涵来做简单的衡量,更多的外在因素被附加在其上,资本的力量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画面彻底消失了,仅仅留下了华丽的或者简单的外框,提醒大家,这里是一幅艺术作品。
艺术,仅仅是一个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