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3-2012.03.11

平视

艺术家:廖斐、苏畅

新年伊始,Vanguard画廊的展览《平视》邀请了廖斐与苏畅两位年轻艺术家参加。廖斐将以绘画形式探讨阿拉伯世界里神秘的几何形;苏畅则会带来关于“山”的创作,通过雕塑与摄影展示他个人对于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心得。两人回到各自向往的古代,格物致知。目光所及,里里外外,无意有意,偶然、必然。平视,有关角度,有关态度,主客体,物与我,他与我,我与自己。是否看见,看见多少,回答即提问。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为准晶体得奖(一种奇特的晶体排列。宇宙学家彭罗斯,最早在数学上对它有过推想)。科学家们在14世纪摩尔人于西班牙建立的阿尔汉布拉宫和15世纪修建的伊朗Darb-i Imam清真寺内都发现了这种图案。廖斐被这个事件所吸引,同时起源于他和朋友共同创立的“未知博物馆”里一个名叫《图案》的展览,他开始了对阿拉伯世界里几何图案的探索与遐想。《古兰经》说安拉的形象不可被描述,它是否真的无形无相?阿拉伯人创造很多抽象的几何图案,展开对于安拉的想象。无疑在这些图案里有着一种艺术,科学,宗教,哲学不曾分离的混沌状态。它们有对事物本源的节制的推想。“艺术该往何处去?傅雷先生说,往深处去。”廖斐在一次访谈中曾这样引用傅雷的话。往深处去,勤于思考的廖斐将在这次展览中带我们去一个他眼中充满未知的世界。

 

苏畅喜欢中国古代的文人画,更是对“山”颇有研究。最近,他“看中”了董其昌,这位对明朝及后世影响力深远又颇具争议的画家,通过观察与想象,从而引发一场与古代名家之间的对话。董其昌曾提出对山水画进行分类的“南北宗论”,更是提倡文人画,强调画家的个人修养与思想境界。苏畅的性格与他的成长环境自然让他对于“南宗”与文人画有了特殊的情感与启迪。同时,又是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在“董其昌”这个庞大的对象面前,他将如何运用自己的方式,点出心里的那座“山”。苏畅的作品一直追求“物质的真实性”,从之前的录像如关于一颗精子的《自由》等到一系列关于郊区拆迁过程中某些建筑与物品的雕塑,无不在关心“真实性”,它的存在与意义,乃至情感的位置。荒诞而从容。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次他有了新的领悟。

 

展览现场

艺术家